本想來廣州可以體驗不同於北方的冬日,不料趕上一股冷空氣,溫度數值是高些,但和天津的零下天氣比也沒太大的不同。
抵達廣州前一日,途經南昌,在南昌站附近落腳,到飯店時已到午夜,到旁邊菜館嘗了一道藜蒿臘肉,肉肥但沒太膩,青菜很新鮮,其他就沒太出彩的地方。
在這我第一次見到上茶水需要配合一個塑膠盆的上法,我也是後面才反應過來這是為了涮杯子方便倒水用。房間窗戶正對著一座立交橋,因仍有工作要處理,心煩意亂,工作桌旁椅子本是朝房間的裡面擺放,我特意將椅子挪到桌子另一側,以能看到窗外,於是有了這一張照片。
完全預料不到的驚喜最讓人欣喜,次日一早,拉開窗簾,已是白茫茫一片,沒想到自己就這樣迎上了南昌 20 年來最大的一場雪。
雪鵝毛一樣大,很是好看,早上在飯店門口好多和雪合照的人,但也帶來了不小的困擾,我為了來南方特意換上的帶網洞的運動鞋面對現在的路況顯得有些吃力,果不其然,鞋子就這樣濕漉漉的一整天。
處理完工作上的事情,下午趕往廣州,聽司機師傅說馬路上撒了鹽,路上沒什麼積雪。抵達南昌西站已是午後,站內烏泱泱全是人,車次大屏基本都是晚點的信息。
好消息是我的車次只是晚點,看著焦躁的行人們,自己羞愧的有點慶幸,在火車上遇到一對母子和乘務員在爭論,大抵意思是因為火車晚點,她們錯過了換乘的列車。
她們問今晚住宿等一系列損失要誰負責,乘務員自然是負責不了,在解釋了這是不可抗力之後仍然無效後,只得搬來列車長當救兵。
因為列車晚點,到廣州時已經是深夜,陰風細雨,身上的羽絨服一點都沒多餘,南站附近沒有連鎖飯店,找到一個在平台上照片突出一下的一家賓館,徒步前去,發現與預期不符。此時肚子已經在叫了,恰巧此地飯館還不少,看到一家潮汕菜,點了田雞粥和炒時蔬。
沒想到此田雞非我臆想的田園雞,但肉很嫩,稍微有點口重,但也更突出了鮮味。
第二天早上,迫於頭天晚上因為沒傘,淋了雨,第二天在便利店割肉買了一把,此地離地鐵站大致 100 米,也是這把傘服役的唯一一段路程。
有幾次午餐也都印象深刻。最終吃到了我的 “田園雞”,是之前沒見過的吃法,大致相當於津派涮肉的 “手切雞”,只是調料換成了更有南方特色的調味,配上麻醬應該也好吃,這種吃法優勢是肉極致的嫩,唯一不足的是不太好嚼,後面在山東吃過一次重慶火鍋有類似直接下雞肉的吃法,
但那次的雞肉太科技了,隨軟爛但已沒了雞肉味。另一次是吃到了用電飯煲煲的煲仔飯,可能正宗,但沒有蔬菜點綴,一人一鍋有點膩。其他幾次的吃食就乏善可陳了,都是全國統一味道,可能是個人選擇的緣故,不符合廣州餐食很甜的固有印象。
需要處理的事情太多,在戶外的時候,基本是在廣州各種交通方式之間切換,而除了步行之外,基本又在地下,也只在住宿的地方看了眼珠江,也是之後才知道,我住的地方離魯迅先生住的小白樓只有一路之隔。
此次廣州之行,由於恰巧碰上少見的降溫,導致本來那一絲來自溫度差異的新鮮感也未能體驗到,仔細想想,如果非要找出廣州這座城市與之前到過的其他城市的一絲絲的不同,好像只是地鐵中的三語播報了。